您好!请登录注册

联系我们:400-8888-888   |   切换皮肤颜色

财富首页 新闻 大盘资讯 查看内容

巨变!A股现罕见一幕

2024-12-29 17:14| 发布者: 小蜜蜂| 查看: 64

巨变!A股现罕见一幕

  来源:证券之星

  本周,银行股再度全面走强,在四大行连续创历史新高的带动下,银行板块指数连续5周上攻,顺利突破10月8日的高点,刷新历史纪录,年内累计大涨46.23%,创近十年来最大年度涨幅。

  01. 分红总额创历史新高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所有银行股都录得正收益,涨幅中值约为40%。其中,上海银行涨势最佳,累计大涨73.23%,沪农商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涨幅也超过60%。四大行中,农业银行以55.72%的年度涨幅居首,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也分别录得54.81%、46.14%、43.54%的涨幅。

  此外,虽然近日银行股连续上涨,但截至12月27日收盘,所有银行股仍全部处于破净状态。其中,最低的民生银行市净率仅为0.33倍,贵阳银行、郑州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等市净率均低于0.5倍,银行股中市净率最高的招商银行也仅0.99倍。

  除此之外,所有银行股动态市盈率均低于10倍。具体来看,青农商行最低,动态市盈率仅4.03倍,长沙银行、平安银行、苏农银行、北京银行等13股动态市盈率也都低于5倍,最高的兰州银行动态市盈率也仅7.23倍。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股年底持续走强,除了低估值外,或也与其近期密集分红有一定关系。根据公告统计,共有22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其中,已有苏州银行、民生银行、厦门银行、沪农商行等9家银行完成中期分红。

  2024年即将接近尾声,今年来,不少上市公司进一步健全常态化的分红机制,提高投资者对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截至24日,共有696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半年度分红方案,数量创历史新高,此外,共有63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告。其中,超100家上市公司实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分红,近千家上市公司发布年中分红或三季度分红预案,分红频次提高。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表示:“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资本市场改革的成效,也反映了上市公司对股东回报的重视和资本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

  从上市公司全年分红金额来看,截止29日,今年已有3972家上市公司实施了现金分红,现金分红金额合计2.39万亿元,分红家数及分红金额再创新高。其中,工商银行是年内分红金额最高个股,分红金额高达为1092.03亿元。Wind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次数19次,累计现金分红14666.23亿元。

  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红金额为1000.04亿元。中国移动排在第三位,分红金额为978.44亿元。中国石油、农业银行分红金额均超八百亿,位列第四、第五。中国银行和贵州茅台分红金额分别为695.93亿元、687.87亿元 ,位列第六、第七。中国海油、招商银行和中国神华位列第八至第十。

  02. 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金融市场以及基金业发布一系列新规指引,旨在提升金融市场和基金业的透明度和合规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月12日,国务院印发新“国九条”,这是继2004年和2014年国务院出台两个“国九条”之后的又一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资本市场开启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其中,新“国九条”在严把上市准入关、公司监管、退市监管、机构监管、交易监管以及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方面提出举措。

  公募行业方面,随着管理费、托管费、佣金、销售服务费等费率改革措施逐步落实,基金公司与券商之间的业务生态模式、基金公司产品形态格局都将重塑,政策长期引导公募基金走向普惠金融定位;私募新规多方位整治行业乱象,规范行业投资管理行为,提升管理人和产品监察和审理力度,加速行业优胜劣汰,也从融券、交易频率等维度加强量化监管,鼓励基本面长线投资,保障市场的公平性。

  此外,为了提振市场信心,9月底,多部门联合推出一揽子政策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利率、存量房贷利率、统一房贷的最低首付比率、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等。A股市场自9月以来,开启了一波强势反弹行情。

  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增强A股市场吸引力。今年以来,多部委从督促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有序开展现金分红、积极实施增持回购等方面努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

  针对财务造假等市场顽疾,国务院办公厅7月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资本市场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的意见》,着力强化行政、民事、刑事“三位一体”惩治体系。证监会开展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专项行动,前10个月查办相关案件658件,罚没款金额110亿元,超过去年全年。

  “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卡点堵点,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资本市场改革发展作出部署。证监会表示,系统谋划抓好贯彻的务实举措,突出维护市场稳定这个关键。

  03. 机构看好明年行情

  新的一年将至,展望2025年,机构普遍认为仍值得期待,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将是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自上而下分析,财政化债加码落地,地产政策落地起效,帮助地方政府与企业轻装上阵,地产将分批分区止跌回稳,撬动新一轮信用周期上行,2025年下半年,物价也有望温和回升,A股将迎来新一轮盈利上行周期的起点。

  海通策略研报称,展望2025年,政策发力望推动基本面预期升温,A股资金入市情况或较2024年进一步改善,全年净增量资金或达2万亿元。

  中信建投的观点称,流动性宽松是市场共识,政策支持下A股市场生态环境改善,为A股带来新的机遇。中信建投预计财政有望进一步发力,除了化债以外,中央赤字率提升、房地产收储、“两重”“两新”、民生福利等都有望成为财政发力重点方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国内金融周期、信用周期有望迎来拐点,开启上行周期。产能周期也即将在2025年见底。

  中金公司也认为,A股中期重要底部已现,2025年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望整体好于2024年,结构性机会进一步增多。2024年初至今A股先抑后扬,9月在政策积极变化下扭转弱势,指数年内收益率转正。展望2025年,仍需正视宏观范式转变对经济基本面的挑战,市场中期底部或已在2024年出现,趋势反转则取决于政策能否对症发力,最终改善投资者预期和扭转低通胀环境。

  - End -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来信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相关股票
浦发银行(600000)
华夏银行(600015)
民生银行(600016)
中信证券(600030)
招商银行(600036)
贵州茅台(600519)
杭州银行(600926)
中国海油(600938)
中国移动(600941)
南京银行(601009)
XD中信建(601066)
中国神华(601088)
北京银行(601169)
XD厦门银(601187)
上海银行(601229)
农业银行(601288)
工商银行(601398)
长沙银行(601577)
光大银行(601818)
沪农商行(601825)
中国石油(601857)
建设银行(601939)
中国银行(601988)
XD中金公(601995)
贵阳银行(601997)
苏农银行(603323)
兰州银行(001227)
郑州银行(002936)
青农商行(002958)
苏州银行(002966)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