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登录注册

联系我们:400-8888-888   |   切换皮肤颜色

财富首页 新闻 大盘资讯 查看内容

又有11家公司真金白银提振信心,年初至今沪市新增回购增持单数已超去年全年

2024-3-11 07:11| 发布者: 官妮扬所| 查看: 64

又有11家公司真金白银提振信心,年初至今沪市新增回购增持单数已超去年全年

  本周末,沪市又有11家公司推出增持回购方案。

  其中,既有头部公司的大额回购,也有公司董监高、实控人“自掏腰包”,多措并举积极回馈投资者,展示了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强烈信心。

  2024年以来,沪市分别新增回购、增持方案350单、171单,合计达521单;已超过2023全年的271单、134单,合计405单。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对此,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是关键。资本市场买方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他们的声音代表了多数人的诉求和建议,理应得到重视、回应。只有真诚善待投资者,才能筑牢市场根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到价值发现的路径实现。

  目前,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回报投资者,稳市场、稳信心,已经自上而下形成共识。3月6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证监会主席吴清专门提及分红问题,推动有条件的公司一年多次分红,特别鼓励春节前分红。近年来,沪市公司积极践行分红、回购、增持等回报措施,频次、金额屡创新高。

  综合施策确保回报措施不断档

  沪市增持、回购紧锣密鼓开展中,强势扩容优回报的公司群体。截至3月7日,沪市公司存续中的回购540家次,对应计划回购金额区间为469.43亿元至879.04亿元,累计已回购324.11亿元。

  本周末,房企龙头保利发展(600048)发布回购实施结果,自2023年12月13日以来累计回购股份达到1.05亿股,占总股本的0.88%,支付资金总额超10亿元。三一重工(600031)、浙文互联(600986)、元琛科技(688659)、爱建集团(600643)、浙江东方(600120)等公司披露回购进展,已累计回购金额合计达1亿元。

  此外,荣晟环保(603165)、宿迁联盛(603065)、中恒集团(600252)、海天瑞声(海天瑞声)等沪市公司相继推出回购计划,其中荣晟环保拟回购0.6亿元至1.2亿元,用于减少注册资本。越来越多公司回购股份用于注销,据统计,2023年以来,超50家次沪市公司开展注销式回购,涉及回购金额上限约110亿元。

  记者注意到,目前,大部分回购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进行,可以正向刺激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为投资者带来盈利回报。有关研究分析表明,回购给股东带来了一定的超额收益。回购预案公告日当天、公告日后10天、公告日后30天,上市公司股价平均上涨 2.1%、2.8%、4.3%,分别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2%、2.3%、3.4%。

  增持方面,不少公司控股股东力挺上市公司,通过大手笔增持释放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长久信心。截至3月7日,沪市存续中增持208家次,对应计划增持金额区间为154亿元至273.92亿元,累计已增持76.8亿元。

  本周末,有4家上市公司新增增持计划,拟增持金额为2.64亿元至5.25亿元。其中,山西汾酒(600809)控股股东提交增持计划,拟增持1亿元至2亿元。酒钢宏兴(600307)控股股东也拟以1亿元至2亿元增持上市公司,提振投资者信心、维护公司价值。

  除新增计划外,沪市公司股东也积极推进并完成前期增持承诺,时时刷新进度。济民医疗(603222)发布增持进展,3月7日和8日两天,公司部分董事、高管、核心人员及关联公司员工增持超1000万元,增持股份约1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32%。上海洗霸(603200)、金种子酒(600199)股东在本周完成承诺,其中上海洗霸实际控制人王炜、翁晖岚基于对公司未来前景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合计增持公司股份46.9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2679%,增持金额为714.67万元。

  一年多次分红回购渐成风尚

  回购越来越多地进入上市公司视角。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总经理冯艺东提出建议,鼓励上市公司同步实施分红和回购,更好回报二级市场投资者。

  不少沪市公司在回购结束时,立即开展新一期回购计划。三安光电(600703)连续推出两期回购方案,1月31日,公司在第一期10亿元回购完成后,董事长又提议5亿元至10亿元回购方案,最新公告显示公司回购金额已达4.36亿元。杰克股份(杰克股份)3.8亿元足额完成回购方案后,又抛出1亿元至2亿元回购方案,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进一步建立公司、股东、核心骨干人员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效机制。

  分红作为投资者回报最直观的方式,其稳定性和持续性是衡量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经统计,2023年已有118家沪市公司开展季度分红(不含年度分红),金额合计达2274亿元,其中“三桶油”中期分红816亿元、三大电信运营商中期分红631亿元。上市公司通过一年多次分红,充分传递出公司盈利能力稳定、财务状况良好的信号,提升市场形象。

  季度分红的公司中,有36家已经发布业绩预喜公告。其中,紫金矿业(601899)中期派发现金红利超13亿元,其2023年归母净利润相较2022年增长5.28%;矿产铜、金分别达101万吨、67.7吨,同比增长11%、20%。国电电力(600795)中期分红8.92亿元,全年归母净利润53亿元至58亿元,同比翻番,降本增效成绩明显。

  此外,年内还有多家沪市公司发布2023年度现金分红计划,稳定市场预期,为后续进一步推动春节前分红进行铺垫。3月7日,凤凰传媒(601928)控股股东凤凰集团提议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元;3月2日,绝味食品(603517)在提质增效重回报方案中进一步明确,2023年度分红比例超过50%;华旺科技(605377)董事长则对公司分红进行提议,2023年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不低于8.50元,同时建议结合2024年上半年实际经营情况,开展中期分红,2024年将在2023年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分红比例。

  头部公司重回报更显投资价值

  分红、回购、增持除了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重要“锚点”,也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直观表征。中国移动(600941)、中国东航(600115)、中国电建(601669)等增持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在分享价值,通过股东增持、公司分红回购巩固优质上市公司形象。

  从重要指数看,上证180、科创50成份公司回购力度更大,引领示范效应显著。其中,海尔智家(600690)、宝钢股份(600019)正在推进的回购方案斥资金额上限将达30亿元。此外,还有上汽集团(600104)、中国石化(600028)、恒瑞医药(600276)等公司回购方案的金额上限也超过10亿元。

  许多公司持续强化自身投资价值创造能力,牢固树立回报股东意识,通过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回报投资者提供保障。3月6日,保险龙头中国平安(601318)公告称,自2012年至2023年中期,其分红水平连续11年持续提升,累计分红24次,分红总额超过2800亿元,预计2023年度全年现金分红比例不低于40%。

  长期来看,现金分红成为了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新渠道”。中国石化(600028)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黄文生表示,公司注重股东回报,累计分红5600亿元,超过了在市场融资总额的6倍,A股折合年化收益率为8%。

  银行业方面,工商银行(601398)也曾在互动平台上称,其近年来分红比例一直保持在30%左右。2022年分红比例为31.3%,以2023年6月末股价计,A股股息收益率水平为6.3%,H股股息收益率水平为7.9%,远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及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据悉,工商银行分红总额1082亿元,连续两年派发现金股息超千亿元。

  实业上市公司在分红方面也并驾齐驱。自2000年上市以来,宝钢股份(600019)现金分红比例逐步由40%提升至50%,累计分红总额达1151亿元,在所有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二十一,分红总额是募集资金量的3.4倍。近5年公司的股息率均值5.5%,进入A股前1%。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来信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相关股票
宝钢股份(600019)
中国石化(600028)
三一重工(600031)
保利发展(600048)
上汽集团(600104)
中国东航(600115)
浙江东方(600120)
金种子酒(600199)
中恒集团(600252)
恒瑞医药(600276)
酒钢宏兴(600307)
爱建集团(600643)
海尔智家(600690)
三安光电(600703)
国电电力(600795)
山西汾酒(600809)
中泰证券(600918)
中国移动(600941)
浙文互联(600986)
中国平安(601318)
工商银行(601398)
中国电建(601669)
紫金矿业(601899)
凤凰传媒(601928)
宿迁联盛(603065)
荣晟环保(603165)
上海洗霸(603200)
济民医疗(603222)
杰克股份(603337)
绝味食品(603517)
华旺科技(605377)
元琛科技(688659)
海天瑞声(688787)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