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请登录注册

联系我们:400-8888-888   |   切换皮肤颜色

财富首页 新闻 快讯 查看内容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落幕,守护海洋的行动没有休止符

2025-6-20 08:48| 发布者: 构建长命苦| 查看: 5

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落幕,守护海洋的行动没有休止符
作者:绿色和平北京办公室海洋团队 2025年6月9日至13日,由法国和哥斯达黎加联合主办的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在法国尼斯召开,作为专注海洋的国际会议,此次大会在会议规模、参与级别方面均可谓空前。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及不完全统计,此次大会共有15000位代表参会,有55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其中包括法国总统马克龙、哥斯达黎加总统查韦斯、巴西总统卢拉、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人,此外还有来自不同国家的90多位部长参会。大会期间,多场会议及活动同步进行,包括在主会场举行的全体会议、海洋行动专题小组讨论会,以及同步在会议场地及场外举办的共计450多场边会。会议期间接待访客近10万人。 此次大会的总主题是“加速行动,动员所有利益攸关方,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全球的海洋是一个连通的整体,并且近三分之二的海域位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其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赖各国的合作。当前,海洋治理多边合作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此次大会可谓恰逢其时,为海洋保护注入了动力,大会期间取得的成果也将为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海底区域的矿产资源管理、全球可持续渔业发展等重要海洋多边合作议程的未来走向发挥关键作用。 BBNJ协定批约国数目跃增,有望于2025年内生效 “BBNJ协定”全称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的养护和可持续利用协定》。该协定在经过近20年的磋商后,最终于2023年6月达成,被誉为海洋多边治理的里程碑。BBNJ协定在海洋遗传资源获取及惠益分享,公海保护区设立机制等多个领域填补了既有海洋治理体系的空白,为落实“昆明-蒙特利尔生物多样性框架”确立的“30×30目标”(到2030年有效保护全球至少30%的陆地和海洋)提供了关键工具。 协定的达成仅是第一步,要使协定生效,需要60个国家批准协定。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被视为推进BBNJ协定生效的重要契机,此前多方期待能在大会时达到60个批约国。大会期间,有19个国家正式批准了协定,协定批约国总数达到50个,目前距离生效仅差10个[1]。除此之外,中国、日本、泰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刚果、南非等众多国家均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将积极推进国内批约程序,此外,亦有国家如摩洛哥,表示已经完成其国内批约程序。 因此,虽然BBNJ协定在大会期间生效的目标未能达成,各方对于大会期间取得的进展仍给予肯定,对于协定在短期内生效持乐观态度。各国完成BBNJ协定的批准都需要完成一定的国内流程,如批约评估和履约能力准备等事项。鉴于BBNJ协定涵盖议题广泛且创设多项新规则,对于海洋活动较多的国家而言,批约前的准备工作量确实显著。相信在国际社会共同推动的动能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为批约发起冲刺。 法国总统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特使奥利维耶·普瓦夫尔·达沃尔在大会闭幕总结发言中说,预计到今年9月将有70份批准书,从而使协定生效。这意味着最迟可在2028年举行协定第一次缔约方大会。BBNJ协定的生效速度明显快于既往海洋领域的多边协定,生动诠释了当各国凝聚共识、携手共进时,加速行动是可以实现的。 深海采矿议题升温,聚焦热潮下的生态隐忧与国际治理挑战 自美国于4月末推出有关深海矿产勘探和开发的总统行政令,深海采矿议题热度再度上升,并成为本次大会核心焦点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大会前夕,深海保护联盟(DSCC)联合多家机构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交了一封联名信,信中提到基于深海采矿涉及的环境风险、科学空白和公平问题,当前(大会来临之际)正是保护深海和维护国际法及多边主义的时刻。 大会开幕前后,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拉脱维亚和马绍尔群岛先后首次公开表达对深海采矿的反对态度。目前,全球共有37个国家希望暂停或禁止深海采矿,相比第二届大会期间的数目显著提升。会间也不乏对国际海底区域采矿活动的唯一国际主管机构——国际海底管理局(以下简称“海管局”)工作的支持表态。古特雷斯更发出警告,表示深海不能沦为法外之地。 尽管人类对深海生态系统的了解仍十分有限,但近年来的科学研究表明,深海远非“荒芜之地”,其生物多样性远超此前预期。研究发现,深海矿产资源与生物群落紧密关联,采矿活动可能对深海生态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甚至导致局部物种灭绝。此外,由于海洋的流动性和连通性,采矿活动的影响可能扩散至周边海域,加剧环境风险。 海管局秘书长卡瓦略在大会“通过实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体现的国际法,加强海洋及其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行动专题小组会议上再次强调了深海不能沦为法外之地,并表示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确保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的管理。大会结束后,接下来海管局将于7月召开第30届会议第二期理事会及大会,进一步审议深海采矿相关规章。 渔业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可持续渔业依然任重道远 渔业捕捞支持了全球数亿人口的生计和收入,并为人类粮食和营养安全提供保障。然而,不可持续的捕捞活动严重威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渔业资源的长期存续。这其中包括对渔业资源种群本身的过度开发利用,底拖网等破坏性捕捞方式对栖息地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对鲸、海龟、海鸟等非目标物种兼捕导致的死亡,以及难以根除的非法捕捞。 大会期间,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2025年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状况回顾》报告,这是迄今最为详细的全球海洋鱼类种群资源评估报告。报告指出,当前35.5%的鱼类种群被归类为过度捕捞,且近年来过度捕捞种群比例仍以每年约1%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令人高度关切。与此同时,报告也显示了有效渔业管理的重要性。在全球范围内,相较于管理欠佳区域,部分区域的海洋渔业资源通过基于科学的有力管理正在逐步恢复。 在大会成果文件《我们的海洋,我们的未来:团结一致采取紧急行动》宣言中,就可持续渔业提出了一系列行动倡议。其呼吁果断采取集体行动,确保渔业可持续性,包括提高透明度,利用技术,加强以科学和知识为基础的管理,促进、扩大和复制成功经验,并共同努力制止非法、未报告和无管制(IUU)的捕捞活动;鼓励各国促进小规模渔业参与管理方案;鼓励各国单独及通过区域渔业管理组织和安排,促进如电子监测系统等现有最佳技术的使用,来确保有效监管;鼓励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交存《渔业补贴协定》接受书,以使该协定能够生效和付诸实施,以及尽快推进和完成协定补充条款的谈判。 无论是粮农组织的报告、大会宣言等成果文件,或是大会期间各个会场的讨论及总结,都为可持续渔业管理进一步确定了方向和路径。实现渔业的永续利用与丰饶繁荣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落实。 虽然第三届联合国海洋大会已经落幕,但守护海洋的步伐没有休止符。我们期盼BBNJ协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生效、期望人类在深海矿产开发上保持科学审慎、希望海洋里的鱼群能够恢复生机,我们也期待各方切实落实大会的其他各项成果,将承诺转化为行动,为后代保留好海洋的生物多样性,留下一个健康、富饶的海洋。 [1] 注:目前共有50国及欧盟向联合国递交了批准书。根据BBNJ协定,欧盟的批准书不再被额外计入生效所需批准的数目。 来源:(绿色和平)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简介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是业内首个中文ESG专业资讯和评级聚合平台,致力于宣传和推广可持续发展,责任投资,与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价值理念,传播ESG的企业实践行动和榜样力量,推动中国ESG事业的发展,促进中国ESG评估标准的建立和企业评级的提升。 依托ESG评级中心,新浪财经发布多只ESG创新指数,为关注企业ESG表现的投资者提供更多选择。同时,新浪财经成立中国ESG领导者组织论坛,携手中国ESG领导企业和合作伙伴,通过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推动建立适合中国时代特征的ESG评价标准体系,促进中国资产管理行业ESG投资发展。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来信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