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停货潮持续 水井坊、沱牌舍得加入战局
进入 7 月,上市酒企的停货风潮仍在持续。7 月 11 日,媒体报道显示,四川沱牌舍得营销有限公司发布了《关于暂停接收沱牌特曲 2.0(窖龄 20 / 窖龄 30)销售订单的通知》。通知明确,自 7 月 10 日起,暂停接收沱牌特曲 2.0(窖龄 20 / 窖龄 30)的销售订单,恢复接收订单的日期将另行通知。
而在此之前的 7 月 8 日,水井坊也宣布了一项重要举措,对其核心产品臻酿八号 500 毫升装实施全渠道停售,恢复销售时间同样另行通知。除了停售臻酿八号 500 毫升装,公司还同步加强了电商渠道管控。对于臻酿八号 520 毫升装,实施价值链稳定及买赠管控措施,同时要求所有规格产品严格遵守价格政策。在渠道治理方面,水井坊态度坚决,承诺对跨区串货等违规产品 “应收尽收”。并且,已对 618 期间违规的客户采取了罚款、终止合作等严厉措施。
这场整治行动直指当下白酒行业的积弊。自去年 618 以来,电商平台上的低价竞争现象愈演愈烈,持续冲击着白酒的价格体系。臻酿八号所处的 300 - 400 元价格带,更是成为了价格战的重灾区,这使得经销商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臻酿八号作为水井坊的核心产品,与井台系列共同撑起了公司业绩的大半壁江山,二者合计贡献了超过 80% 的营收。一旦臻酿八号的价格失守,水井坊的业绩根基将受到直接动摇。
从水井坊的业绩表现来看,近年来其增速逐步放缓。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52.17 亿元,同比增长 5.32%;归母净利润为 13.41 亿元,同比增长 5.69%。到了 2025 年第一季度,增速进一步收窄,营收同比增长仅 2.7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15%。在整个白酒行业处于调整期的大背景下,核心单品增长乏力,已然成为制约水井坊业绩增长的关键因素。
此次水井坊选择停售核心产品,虽属无奈之举,但背后却暗藏着深远的战略考量。通过主动收缩产品供应,水井坊期望能够缓解渠道库存压力,为价格体系的修复创造必要的空间。这种 “以时间换空间” 的策略,在当前的白酒行业中并非个例。
今年以来,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头部白酒企业,均采取过类似的停货措施,以稳定价格。郎酒董事长汪俊林更是明确表态 “不参与价格战”。对于高度依赖核心单品的水井坊而言,短期内牺牲一定的销量,或许能够换来产品价格的长期稳定。这对于维系经销商的信心,保障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水井坊所面临的困境,正是整个白酒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根据中国酒协的数据,当前白酒行业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库存高压,与此同时,消费者的饮酒观念愈发理性,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分化。高端白酒市场价格出现松动,中端白酒市场竞争则呈现出白热化态势。在这样的形势下,酒企纷纷从以往的 “渠道压货” 模式,转向更加注重产品实际销售的 “动销驱动” 模式。臻酿八号作为中端价格带的主力产品,其市场表现直观地反映出了行业内部的深层矛盾。
然而,水井坊的停售措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从短期来看,减少市场投放量,确实有助于缓解产品价格下行的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库存只是从渠道转移到了企业,并未真正被消化。倘若消费端的需求未能同步回暖,那么在停售结束后,水井坊可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去库存压力。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白酒行业的复苏,主要取决于消费信心的恢复、厂商利益的重新平衡,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这三大关键变量。在停售期间,水井坊需要加快渠道改革的步伐,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终端产品的实际销售情况,如此才能将这场价格保卫战,切实转化为推动业绩增长的实际动能。
无论是沱牌舍得暂停接收特定产品的销售订单,还是水井坊对核心产品实施停售及一系列管控措施,这一系列动作都表明,白酒企业正在积极应对行业挑战。在白酒行业艰难筑底的过程中,能否成功守住产品的价格生命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些酒企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而对于整个白酒行业而言,如何在调整期内实现平稳过渡,找到新的增长动力,依然是摆在众多酒企面前的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注:本文系AI工具辅助创作完成,不构成投资建议。)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来信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