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站上3600点!主动型基金却频频限购,怎么回事?
每经记者|任飞 每经编辑|叶峰 8月6日,博时、中欧等基金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旗下部分基金产品暂停大额申购,如中欧数字经济混合自8月6日起,规定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对基金任一类别基金份额申购上限不得超过1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频频出现的基金限购公告中,不断出现主动权益类基金身影,且从今年二季度表现来看,许多基金业绩表现出色。不仅如此,有的基金公司年内已经对旗下多只产品宣布限购。 从限购的原因说明来看,普遍为保证基金的稳定运作,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有分析指出,基金限购也是对业绩维稳的一种积极措施,特别是在行情较好的阶段,能够防范短期资金大量流入而摊薄持有人收益,也有助于缓解基金经理面临的配置压力。 站上3600点后,多家公司开启限购 最近一段时间,公募基金公司公告的限购消息开始增多,与此同时,A股也再一次站上3600点,这也让不少投资人开始体会市场的冷暖。 8月6日,博时基金发布公告称,旗下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从8月6日起暂停大额申购,规定该基金单日每个基金账户的申购、转换转入、定期定额投资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万元。 同日,中欧基金也发布公告称,中欧数字经济混合自8月6日起,规定单日单个基金账户对基金任一类别基金份额申购上限不得超过100万元。 此外,天治研究驱动等也在8月6日发布限购公告。进入8月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的限购公告开始增多,广发均衡成长F、永赢睿信混合、平安港股通红利精选混合等均实施了限购。 Wind统计显示,自7月23日,上证指数盘中触及3600点之后,截至8月6日,已经有69只基金宣布限购(不同份额合并计算)。 从涉及的基金类型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是8月以来陆续增多的一类,此前这类限购多出现在指数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货币型基金等。而从完全暂停申购的基金来看,8月以来已经有22只基金暂停申购,其中包括银河臻优稳健配置、中金安心回报等主动权益类基金。 说明:近期部分限购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来源:Wind
主动型产品频频限购,部分二季度业绩不俗 对于基金限购这件事,在机构看来是维持业绩稳定的一种积极措施,特别是在行情较好的阶段,能够防范短期资金大量流入而摊薄持有人收益,也有助于缓解基金经理面临的配置压力。 不过,也有投资人感到不解,认为基金限购是限制了基民投资参与市场。然而,即便是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也有许多基金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经理有资产配置的难度,基民更有理财工具选择的难度。 因此,遇到好的基金,基民普遍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事实上,许多被限购的基金往往都是一些业绩优异的产品。从近期限购的产品来看,许多基金的二季度业绩表现不俗。 8月1日,广发基金公告称,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混合将于8月4日起暂停5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这是一只成立于2023年3月10日的基金,Wind统计显示,截至8月5日,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达到了95.33%。 同样是成立不久的基金,前述永赢睿信混合成立于2023年12月22日,在今年的8月4日起暂停了100万元以上的大额申购,A类份额最近六个月的收益率达到45.20%,在同类型4568只基金当中排名184。 可见,一些绩优基金的限购相对苛刻,有的仅允许5万元以内的申购额度。有的投资人也表示,目前主动型基金的吸引力不及被动,原因是可选择的好基金较少,且持有的许多主动型基金至今仍处于亏损的状态。 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者情绪的扭转及信心重建在短期内颇具挑战,要让投资者重新对基金理财建立坚实信心,大概率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同时基金公司也需要加强投资者教育,提升产品稳健性与投资者体验。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来信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相关股票
上证指数(000001)
平安银行(000001)
|